来源:兰州五洲皮肤病医院时间:2025-07-11
血管瘤,作为一类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肿瘤性病变,其发病率在医学界一直备受关注。血管瘤包括良性、交界性和恶性肿瘤,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但主要与血管新生和血管异常增殖有关。血管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,总体发病率约为3‰至1%。血管瘤的发病存在两个高峰年龄段,即婴幼儿和30至50岁的成年人。
在婴幼儿中,血管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。据研究,在正常体重新生儿的前三天内,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率可达到1.1%至2.6%。大多数血管瘤出现在患儿1至4周龄,平均出现在患儿2周龄。到1周岁时,白人儿童中血管瘤的发病率约为4%至12%。虽然我国尚缺少关于婴幼儿血管瘤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,但公认的发病率在1%左右,并且近年来有不断上升趋势。婴幼儿血管瘤在头颈部的出现率最高,达到60%,其次更常见于躯干(25%),最后为四肢(15%)。
对于成年人,血管瘤的发病率虽然低于婴幼儿,但仍需引起注意。30至50岁的成年人也是血管瘤发病的一个高峰年龄段。
血管瘤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颜色、形态的改变,同时可能伴有皮肤隆起。良性血管瘤通常不需要过多处理,定期复查即可,而交界性和恶性血管瘤则需要积极治疗,以防止复发和转移。
赵佐平主任提醒,血管瘤的发病率虽然不高,但一旦发生,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。因此,应提高公众对血管瘤的认识,及时就医,以便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。